今天看了新聞,Shirley Temple 秀蘭鄧波兒過世了,享年85歲。
心裡有些難過,為什麼?因為我的英文名字就是根據 Shirley Temple 的名字取的。
雪莉店長很小的時候就有英文名字。幾十年前,年輕的雪莉爸從事著貿易的工作,時常有外國的廠商來台灣驗貨參觀工廠,其中有一個外國廠商見到了年幼的我,便依照我的中文名字的發音,取了一個念起來很像的英文名字,就是"Shirley"。這位外國的"阿伯"還特別告訴雪莉爸,"Shirley"也是他很喜歡的一個童星的名字,這個童星就是 Shirley Temple。
Shirley Temple 我們家人都不熟,因為年代實在太久遠了,她六歲出道的時候連雪莉爸都還沒出生,不過我們都知道面速力達母軟膏(曼秀雷敦)的那個招牌小護士畫的人就是她。
"Shirley" 這個名字一直到我進了大專後才被測底地使用,同學和老師叫著我的英文名字的次數,或許比中文名字還多。那時叫"Shirley"的人真的不多,甚至差不多發音的"Sherry"也不多。不過,年紀越長,我發覺我身邊的"雪莉"越來越多,我的髮型設計師叫"雪莉",餐廳裡為我服務的領班叫"雪莉",在公園碰到的可愛的小女生叫"雪莉",甚至很多小貓小狗都叫"雪莉"......。唉!天啊!現在五、六十歲的"宜君"或是"家豪"應該會跟我有同樣的感觸吧,明明幾十年前剛出生時爸爸給取了個好名字,卻要在幾十年後跟一大堆小毛頭叫同樣的名字,還要被取笑是"市場名",實在是有夠傷心的,能怪當年長輩太有遠見嗎?只能安慰自己"好名字"大家都搶著要吧!
不過 "Shirley Temple"為什麼被翻譯成"秀蘭鄧波兒","Temple"翻譯成"鄧波兒"還有點道理,唸起來很像,但是"Shirley"唸起來一點也不像"秀蘭"(話說我的中文名字沒有"秀"也沒有"蘭"),這個問題想了幾十年了,還是想不出所以然,就像為什麼"John"要翻譯成"約翰"?搞不清楚!
還有就是"雪莉"這個名字,除了拼成"Shirley"外,也可以拼成"Sherry",雪莉店長當然是喜歡比較古式的拼法 -- Shirley,畢竟是自己的名字,但是也不可否認的說,"Sherry"比較大眾化,好幾次我的名字就被誤拼成"Sherry",甚至也碰過有人不會唸"Shirley"。兩者唸起來還是不一樣的:
Sherry KK[ˋʃɛrɪ]
Shirley KK[ˋʃɝlɪ]
從音標上看起來,果然"Shirley"比較難一點。
很感謝雪莉爸和外國阿伯,我的中文名字和英文名字我都很喜歡,估計這輩子是不會改了。之後,等我年紀稍長,雪莉爸還拿出當年他們在討論名字的時候寫的草稿給我看,我覺得很感動,因為這就是長輩對晚輩的祝福。人心是溫暖和善的,就像如果有外國朋友要請我們幫他取一個中文名字一樣,即使我們不會算命,不懂筆劃吉凶,但是也知道要挑個吉祥的、意喻好的字給別人當名字,在取名字的當下也同樣把我們的祝福寄託在名字裡,希望對方因名字而得福。
你喜歡你的名字嗎?不妨回家問問幫你取名字的爸爸、媽媽(或是其他長輩)為什麼幫你取這樣的一個名字,重新再體驗一次當年的期盼和祝福,或許你會更喜歡你的名字。